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

數位還是底片?

數位還是底片?

過年前到網路上頗受好評的全彩現象送沖了幾捲底片。去之前搜索了一下網路,發現 99% 都是好評價,但也有網友覺得掃出來的顆粒很粗,覺得該店家空有虛名。當然不意外,大多有好評的都是從底片機玩起的用者,而不好的評價則來自從 DSLR 接觸攝影的玩家。

數位時代的玩家,早已經習慣用電腦去檢視圖片,也許用照片修邊軟體以 1:1 打開圖檔做個調整後製,再上傳到網路相簿等做分享,真正印製在像紙上的機會不多。因此開始接觸底片時也循此模式,送交底片去沖掃,拿了一張光碟回家,用影像編輯軟體打開,一放到 1:1 就覺得天啊,怎麼有些花花的感覺?和數位相機圖檔那種乾淨的感覺怎麼完全不同?

這是怎麼回事?下面有個簡單的數學。
135 規格底片的尺寸為:
36mm x 24mm
換算為英吋:
1.417in x 0.945in
我送沖掃的檔案為:
3130 x 2075 (約 650 萬畫素)
換算為 dpi,大約是:
2200 dpi

你可以看出,以135底片來說,想要掃出 650 萬畫素,已經得用到 2200 dpi (每英吋 2200 畫素),這解析度下自然把傳統底片的銀鹽粒子都掃出來的,更不要說如果想要更高畫素的數位圖檔,還得用更高的解晰度來掃描,那例子自然更為明顯。您可以看看下面的圖片範例,了解一下我說的粒子指的是啥?

物美價廉的 Fujifilm Xtra 400,在 Costco 買 6 捲包裝,每捲只要 50 出頭 (點小圖看大圖)
000137240032

一捲超過 150 元的 Kodak Extar 100,號稱粒子最細的底片 (點小圖看大圖)
000137250030

你可以看出,即使粒子最細的底片,在 2200 dpi 解析度下還是會掃到粒子,更不要說其他底片了。有人會說,我在其他店家掃也沒這麼粗的粒子。果真如此,我個人認為那基本上應該是軟體做過修正的,如果你喜歡那種感覺,那就固定在那家沖掃吧。不過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在螢幕上 1:1 放大來看,又不能忍受這種底片的銀鹽粒子,那其實可以不要玩底片機了。現在好的數位機各方面都不輸底片,你還不需要負擔沖片失誤的風險,何苦非要自尋煩惱?

或許有人說 Sean 亂說,底片還是好過數位,其實這可以說對也可以說錯。傳統底片是類比的,攝影術發明超過100 年,彩色底片問世也超過 50 年,一整套的沖洗 / 放相系統,在專業的操作下,事實上可能還是比數位攝影有更吸引人的結果。但是以底片拍照+底掃數位化,卻未必能得到相同的結果,所以該怎麼玩,那就要看你自己囉。

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

基隆亞都柿果子

常去基隆的老媽,去年突然神秘兮兮說發現一種好吃的甜點,因為數量不多,還切成四塊分吃。原來就是包了紅豆沙和麻糬內餡的柿子餅。本以為本身已經算甜的柿子餅,再加上紅豆沙和麻糬內餡會讓螞蟻都嫌太甜。可是實際咬下,卻發現不但不很甜,反而呈現多層次的口感。從此以後,這柿果子就變成我們過年送禮的第一選擇了。


開工慶誌

雖然之前做過數次 blog,但是懶散的超哥總是沒認真經營。最近一次還是內人寫得比較多,可是因為某些因素,被拿來做文章,所以整個被內人給關閉了。

這次新開的部落格,如果沒什麼特別的意外,大概就是隨手紀錄一下吃喝玩樂的生活瑣事,和我的攝影筆記。也會維持以往不常更新的特色。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